临夏县“三链”融合激活县域经济新引擎
今年以来,临夏县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锚定“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深挖资源潜力,促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短板产业加速崛起、新兴产业蓄势腾飞,持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三链”融合激活县域经济新引擎。
在产业方面,着力锻造产业“金链条”,促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培优育强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1.18万亩,大力发展以高原夏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建成高标准农田35.49万亩、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540座、钢架大棚8976座、冷链设施83座。培育壮大牛羊全产业发展链条,打造“千头牛、万只羊、万头猪、百万只鸡”畜牧产业基地,全县畜禽存栏达204.01万头,畜禽出栏达89.62万头。
与此同时,依托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等平台优势,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文章,加力引培农业龙头企业,扎实做好精深加工、产品包装、市场销售、宣传推介等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探索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注入亲子娱乐、展示展销、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等业态,在农旅融合中带动群众增收。打响特色品牌,做足“土特产”文章,放大有机、绿色、无公害等优势,创立“河州塬”县域区域公共品牌10大类、107个农特品种,6类农产品入围“甘味”农产品品牌,全县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6个、无公害产品1个、绿色食品31个、有机产品21个,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牵线搭桥推介销售农特产品,培育优秀电商人才进行网络销售,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竞争力。
在工业方面,聚力补齐“新图斑”,促进短板产业加速崛起。全力支持206家工业企业进行“三化”改造,推动华熙生物、运达风电等企业尽快投产,临夏县学信再生资源、甘肃万顷塬酒业等企业扩大产能,伊客势坤、振兴经纬建材等2家企业力争年内入规、累计达到21家。今年以来,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大力发展美食产业、拉面经济,动员群众到全国各地经商创业,临夏县籍群众在州内外开办餐饮门店达1.02万家、年营业收入达60亿元。加快县内双城步行街、河州苑美食园、北塬塬头路等美食基地建设,建设旅游示范村7个,支持发展特色农家乐201家,推动美食产业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紧盯从“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引导本地餐饮企业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餐饮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助力美食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商贸产业,依托临夏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发展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等产业,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在新兴产业方面,积极谋划布局“未来翼”,促进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探索发展低空经济,依托临夏数字经济产业园,科学谋划建设一批通用机场、飞行器起降点以及低空飞行航线网络,配套完善导航、通信等基础设施,积极招引一批国内知名的飞行器制造企业和专业的管理运营企业,努力打造西北地区首个集“测试、应用、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