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以诚信教育为钥匙 开启营商环境新篇章
诚信是社会运转的基石,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临夏县以“全域覆盖、多方联动、精准发力”为原则,宣传、司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部门开展三进活动,构建全方位诚信教育体系,为我县营商环境注入“诚信基因”。
部门联动聚合力,构建诚信宣传矩阵。宣传部、发改局、市场监管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格局。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融媒体开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栏”,用图文、短视频解读《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企业诚信管理办法》等,让市场主体明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规则。
文明实践筑阵地,厚植社会诚信土壤。依托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诚信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组织志愿者走访收集身边诚信案例,通过百姓宣讲、情景剧等形式传递“诚信有价”的理念;推行“社区诚信积分制”,居民参与志愿服务、遵守邻里约定、村规民约等可累积积分,开展积分兑换商品,让诚信行为与生活实惠挂钩;组织学校、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深入各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引导家长言传身教,让诚信意识从家庭向社会辐射。
“三进”活动强实效,打通诚信教育末梢。诚信进机关,打造“阳光政务”标杆。全县各机关单位公开办事人员岗位职责、办事流程及监管电话,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与诚信评价挂钩,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诚信进企业,激活市场主体“诚信动能”。主管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开展“诚信经营培训”,指导企业建立内部诚信管理制度;对获评“省、州级诚信示范企业”的商户,在参与政府采购、给予信贷利率优惠优先推荐,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对存在合同违约、虚假宣传等问题的企业,由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一对一”诚信约谈,帮助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修复信用”的路径,避免“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诚信进学校,深入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等,既强化自身诚信意识,也间接向企业传递“消费者重视诚信”的信号。
诚信赋能显成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县诚信教育成效逐步显现,企业合同履约率逐年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达100%,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好评率达98%以上。如今,“诚信经营”成为商户共识,“说到做到”成为机关准则,“以诚待人”成为社会风尚,为县上吸引投资、留住企业、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坚实的“软环境”支撑。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深化诚信教育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融合,让诚信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成为县域发展的“隐形资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