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养老服务破圈升级 让夕阳红从“有”到“优”
清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传来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午间,热乎可口的饭菜被准时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傍晚,家庭养老床位的护理员正为老人进行专业的康复按摩……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是临夏县“十四五”以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
面对全县约5.8万、占总人口13%的老年人群体,临夏县以“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为初心,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一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让“老有所养”的幸福愿景照进现实。
“现在好了,走几步路就到日间照料中心,吃饭、下棋、锻炼身体都有人陪,日子再也不孤单了。”在韩集镇万惠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正在阅读的李双喜感慨道。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临夏县对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目前,全县已形成“县有公办养老机构、乡镇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有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三级服务格局,共有养老床位200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6张。
从总投资超4000万元、主体已完工的东区养老院,到运营良好的土桥养老院;从年投资428万元建设的先锋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到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一个个扎实的基建项目,为养老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适老化改造工程也让养老更安全、更舒心。2024年,全县累计完成716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补贴,让老人们的居家生活少了一份风险,多了一份安心。
如何让专业的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临夏县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将贴心服务送上门。通过严格的筛选评估,引进了2家专业养老服务公司,按照区域划分,为经济困难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服务人员每周都来,不仅帮忙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还会陪我聊天,就像自己孩子一样亲。”享受到上门服务的王桂英满意地说。
目前,全县已有788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享受到这种“私人定制”的专业照护服务。为确保服务质量,还建立了“线下走访+线上监督”机制,开通服务热线,定期探访听取老人反馈,确保每一分养老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夯实基础服务的同时,临夏县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模式,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照护;医疗绿色通道为老人就医提供优先服务;每月举办的集体生日会、组织观看电影、游览公园等活动,则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土桥养老院,传统的“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总会格外热闹。“在这里过节比家里还热闹,工作人员想得特别周到,让我们这些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入住老人任学礼说道。
从“基本养老”到“品质养老”、从“物质供养”到“精神滋养”,临夏县正通过“资金+物资+服务”的养老工作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全面升级,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深刻内涵,未来这份“温情的守护”将持续绘就临夏大地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