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介人物(科教卫生体育界)

来源:临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6-01 16:01
字号:

科教卫生体育界

孟 仁  生于1923年,北塬乡大孟村人。1947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 系毕业后在临夏中学任教。1949年参军,西宁解放后任青海军管会军事代 表。1950年,在临夏中学任教导主任,兼州物理学会理事长。1952年,参 加中国民主同盟,任临夏委员会宣传委员。1980年,当选甘肃省第五届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被国家民委、中国科协、教育部授予“全国少 数民族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85年离休,任州教育局督学, 闲暇潜心书法篆刻研究,篆书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内选送展出。2003年, 其《篆刻集》由甘肃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评为省级优秀出版物。

宗绍武  生于1931年,祖籍永靖,20世纪60年代移居先锋乡何堡村。 1953年,甘肃省卫生学校毕业后,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后任泌尿  科主任、主任医师,曾省泌尿外科学会常委、省卫生厅医学科学技术委员 会专业组成员、省科协医疗组成员等职,主要进行遗传学和病因学研究, 先后在《中华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  《中华肾脏病》等杂志发表论文20  多篇,其中《自体、异体肾移植》 一文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先后微波  治疗前列腺肥大2000多例,切除前列腺1000多例,对不孕不育有较为丰富  的治疗经验。其事迹入选《中国专家人才库》  《中华高级医师辞典》 《中  国当代高级医师大全》等。

刘学忠 生于1935年,土桥镇人,中学高级教师。1956年,临夏师范学校毕业后长期在永靖县一中任教。在30多年的语文课教学中,坚持爱心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信念,坚持以“双基”训练为主 线,  "自读、精讲、练习"及读写同步教学相结合,教学成绩突出。在 《甘肃教育》等杂志发表《解铃还需系铃人》  《作文基础训练探微》等教 学论文、 《钥匙》 《米兰》等文艺作品。1985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 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1992年,被评为全州“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 后多次获州、县“优秀教师” “先进工作者”称号。

赵俊达  生于1936年,临夏县新集镇块塘村人,中共党员,中学特级 教师,曾任临夏州中学数学研究会理事长。1962年从甘肃师范大学教学系 毕业后,在临夏回民小学任教。后调至临夏回中,先后任副校长、党支部 副书记、书记等职。他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注重教法和学校 "三风"建设,多次被评为校、州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1990年评 为中学特级教师。1996年退休。

杨荣青 生于1938年,土桥镇杨王村人,中专高级讲师。1945年,迁  居临夏市,在私塾读书。196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此后,长  期从事中专教育,在临夏师范任教22年,在临夏州卫校任职17年,曾获得  “甘肃省园丁奖”、 “民族团结进步奖”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9  年3月,退休。平生爱文,著述较多,出版发行长篇小说《河州传奇》 《都市梦》 《金梦缘》,散文集《芳草路》,诗词集《杨荣青诗词》,先后获  得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花儿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侯尚达  生于1938年,桥寺乡侯段村人。七岁始习练武术,拜河州 (今临夏)徐绍伟、韩志慰、韩光炳、张子纲等天启棍名家为师,擅长棍 术、长拳,兼习刀、剑、枪、流星、大刀、双钩、太极、擒拿等。期间, 曾任甘南藏族自治州业余体校武术教练。1961年春,随天启棍第四代传人 方学义深造天启棍法,得其真传,尽悉天启棍法之精髓。后任省体育教练 委员会委员、中级教练,受聘为甘肃民族学院客座教授。1978年,在全国 业余体校武术教练员学习班学习。1979年,在南宁市承办的首次全国武术 观摩交流大会上荣获棍术银牌。1984年,和师弟方汝楫潜心编纂的天启棍 法相关论文在《武术健身》  《武魂》等杂志上连续刊登。1993年,出版武 术专著《天启棍研究》,使这一民间武术有了文字专著,成为西北武术遗 产挖掘整理工作的新成果。业余练习书法,于2000年10月举办个人书法展。

鲁 挺  生于1942年,土桥镇大鲁家村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硕士  研究生导师。196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新疆建设兵团农科所任技术员。 1974年,任临夏州农科所助理研究员。1979年始,历任甘肃农业大学扶贫  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革中央委 员、甘肃省政协常委、中华职教社理事、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工程委员会顾  问、甘肃省贫困地区养羊扶贫助学促进会副会长、美国传记研究所 (ABI)  理事等职。40多年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中,曾获国家、省、厅、局科技进步 奖9项,撰写《草原保护学——草地昆虫》  《传粉昆虫》等专著5本,发表  论文和译文96篇,主持甘肃高寒阴湿地区科技扶贫,中华慈善总会和香港  嘉道理慈善基金会资助的“养羊助学”科技扶贫项目,取得较好经济利益  和社会效益,曾获“全国振华科技扶贫服务奖”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个人”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秦顺亭  生于1943年,新集镇块塘村秦家庄人,教授,高级工程师。 1962年,考入北京石油学院。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华北地区石油部646  厂工作。2002年,任中国石油化工西部指挥部专家组组长。著有《岩石地  球物理性质研究》,负责完成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苏皖地区海相油气地  质规律及勘探目标研究》  《江苏下扬子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应用研究》 《复  杂小断块群油气的综合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系列》  《苏北盆地低熟 ——未熟 油形成机理及其勘探配套技术研究》等,先后获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有  突出贡献的科技管理专家” "铁人科技成就奖”、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劳  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选入《中国管理专家人才库》。

徐也农  生于1944年,先锋乡人,中学高级教师。1967年7月,甘肃 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敦煌市黄渠中学任教。1976年11月,调入临 夏中学从教。此后历任年级组长、语文教研组长、校工会主席、教导主 任、校长。 一贯重视学生思想教育,以“诚心、爱心、耐心、信心”为基 本经验,在德育和后进生转化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教学中坚持以“把问题 解决在课堂上"为目标,总结出分类要求、目标训练的方法,取得良好效 果。1991年,获得“全州优秀德育工作者”、甘肃省“园丁奖”等荣誉称 号。1995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王玉麟 生于1944年,北塬乡孟家村人。1967年参加工作,后担任土  桥卫生院、临夏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期间,以院为家,艰苦创业,使该  院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个门诊、33间平房、固定资产2.3万元的乡卫生院发  展成为有23个科(室)、50余台大中小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建筑面积达  7626.8平方米、固定资产400万元的临夏州第一家“花园式”县级医院,先  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十佳医院”和“省级文明单位”, 6次获省 委、省政府表彰,个人8次获州委、州政府奖励,连续13年被县上评为先  进单位。1987年,王玉麟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  长”。 1991年10月,被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分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卫 生院院长”和“甘肃省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1992年,被省委评为“甘  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999年,被省卫生厅评为“甘肃省卫生院  医德医风先进工作者",被省卫生厅和人事厅评为“全省优秀专家”。2001  年,被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临夏州委发出“向王玉麟同志学习”的号召。2004年,事迹被制 成光盘《一个大写的人》,组织全州干部职工播放学习。2005年,被评为  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全县“十佳医务工作者”,州歌舞团依  其事迹创作演出“花儿”剧《天使》。

黎世亨 生于1946年, 康乐县人,中学高级教师。1967年,甘肃教育  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先后在漫路附设初中、尹集中学、临夏县中学任   教。1983年,任临夏县中学校长,后兼任临夏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州政府   督学及教研员。1978年至2005年,先后15次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个人” 或“优秀领导干部”。1989年9月,被国家教委、人事劳动部、全国教育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先后17次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单位、民   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先后在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在民族地区半寄宿制学校工作方面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管理办法和完   善的制度措施。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临夏州“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李堃福 生于1947年,红台乡卜家台村人。1964年,参加工作。在从 事计划生育工作期间,未发生一例事故。在县指导站开设对外门诊,大量 接诊各种病人,成功实施子宫摘除术,巨大附件畸胎瘤、囊肿、肉瘤摘除术,子宫脱垂悬吊术,并成功摘除医学上罕见的引产失败后6月大小扩韧 带宫外孕。到天水学习输卵管吻合术,成功开展120余例。1994年,被国 家卫生部、计生委评为“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

谢绍良 生于1947年,南塬乡人。1957年,在甘肃省田径运动会上打 破两项全省少年记录,获得3项第一名和1项第二名。1959年,甘肃省全省 运动会上获得5000米长跑第三名,选入省跳伞队。在第一届全运会飞机跳 伞比赛中,打破600米个人定点跳伞全国纪录,被选入国家队,受到国家 体委主任贺龙接见。1963年,在国家队、解放军队、黑龙江队飞机跳伞比 赛中,获600米和1000米个人定点跳伞第一名、特级技伞第二名和全能第 一名,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1965年,与队友配合,打破 1000米9人集体跳伞世界纪录。同年9月,在第二届全运会上同队友一起, 打破600米集体定点跳伞世界纪录,在闭幕式上周恩来总理颁发中华人民 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退役后,任国家飞机跳伞集训队教练、甘肃省 军事体育学校训练科科长、临夏州体委党组书记等职。

马继良 生于1952年,新集镇古城村人,副教授,大校军衔。1970年  12月入伍,先后参加河南省驻马店、重庆抗洪抢险,唐山抗震救灾,对越  自卫还击战。1981年,所在连队被评为全军“十佳红旗车标兵连”,马继  良受到原铁道兵总部表彰。1990年,任解放军第十医院政委。2002年,任  兰州军区医学训练基地副教授。服役期间,历任连长、营长、政治处主  任、政委、副教授、兰州军区兰州老战士大学书画研究会秘书长等职(技  术五级、副军职待遇),先后42次受到各级嘉奖、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  评为优秀军事教练员、部队管理先进个人、优秀政工干部、基层好主官、 优秀党委书记等。先后在全国、全军、全省、军区等各种报刊、杂志上发  表新闻稿件213篇,摄影作品165幅,论述文章56篇,出版发行《医学生礼仪》、《汽车安全驾驶100问》等,专著《医学伦理学》被全国近20所医学  院校作为教材。

孟有廉  生于1952年,南塬乡定坪村人,中学特级教师。1971年参加 工作,先后任土桥中学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期间,学习借鉴  省内外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倡导“苦教、苦学、苦抓”的“三苦”精神, 提出“用后十年的钱,办今天的教育”的设想,引资开发,负债运行。2000年起,用贷款、借款、工程队垫资等多种方式筹资1200多万元,先后  建起2150平方米的学生住宿楼、2700平方米的电教实验楼、5300平方米的  综合教学楼,配备多媒体微机室、多功能厅、标准化物化生实验室、电子白板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投资200多万元兴建师生食堂、锅炉房,购置  教师通勤车,绿化校园7521平方米,硬化校园28150平方米。征地50亩, 规划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修建篮球场、足球场、环形跑道等体育  场地。获“全国模范教师”、省州“园丁奖”、临夏州“十佳校长” “优秀  共产党员”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贾登勋  生于1954年,原籍永靖县,因修建刘家峡水库迁居临夏县。 兰州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长期从事  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编著或参编《债权法论》、《房地产法》、《中国税法学》、《市场经济法》、《高等学校党校党课教程》、《民法学新编》等著作, 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得中国“八五”科技奖、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奖、 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事迹入选《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

王德瑞  生于1957年,新集镇苏山村人,甘肃省高师教育研究会会  员,甘南州数学会会员,甘肃省合作民族师专教授。1979年8月参加工作, 在临夏县石家河附设初中班教学。1983年8月,调入临夏县中学,主要从  事初、高中各年级数学教学。1991年1月,调入甘肃合作民族师专,主要  从事《初等数学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数学思  想与文化》等6门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教学研  究论文40多篇,其中《试谈《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的改革》 一文发表  在《东北师大学报》,获全国高师教育研究会授予的“优秀成果三等奖”。 《培养逆向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一文在“全国中学数学教研成果研讨会” 上进行交流,获“全国中学数学教研成果研讨会三等奖”。主编出版《中  学数学教学论》和《中学数学教学策略》,其中《中学数学教学论》被列  为师范院校教材。多次荣获青年教师成才奖、教学优秀奖等奖项。

闵 海  生于1960年,东乡族,祖籍东乡县龙泉乡,后迁居临夏县漠 泥沟乡何家村。1984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此后一直在临夏州 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领域取得良好成绩。1995年,在临夏地区组建成立首个心血管危重症监护病房 (CCU),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该病死亡率从30%以上下降为 11.3%。1999年,组建成立临夏地区首个心血管专科。2000年,在临夏地区植入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2003年,被确定为“临夏州科技应用带头 人”。2005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 主持完成医学科研项目4项(包括2003年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完成国际性医学协作 “CCS-2” 科研1项),其中2项获得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获得州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3篇,主 编出版医学专著2本,其中《中国少数民族医学论文集》1999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民族医药》2003年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发行。

何世恩 生于1961年,祖籍永靖县,移居临夏县先锋乡何堡村,高级工程师。1996年5月至1997年4月,赴德国进修。2001年,被评选为“甘肃  省第三批优秀专家"。负责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先后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北电业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英语)3篇,在德国交流论文(德语)1 篇,在国内全国电力会议及刊物宣读和发表论文、英语和德语译文多篇。 研制的SF-1J晶体管收发信机性能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明显。负责的中国第一个国产化可控串补工程——220千伏成碧可控串补工程属国家电网公司2002年重点科技项目,打破国外公司在该技术领域的垄断,填补我国在  FACTS 技术方面的空白。110千伏T接线路无通道保护研究项目,主要技术 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代表论文和专著《继电保护系统模拟试验的新方法》、《加强西北电网枢纽,防止大停电事故》、《分析继电保护数据,提高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2005年,《发电机失磁与失步情况分析》 一文在第十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专著《继电保护岗位手册》被甘肃省电力公司定为培训教材。

何世聪  生于1962年,原籍永靖县,后迁居临夏县先锋乡何堡村,工程师。1985年兰州大学力学系毕业后,在兰州石油化工机器总厂产品设计研究所任职,从事金属结构、石油机械的研究、设计及分析工作。1999年 11月始,先后在甘肃工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及金属结构、石油机械的研 究、设计工作。2002年11月后,在上海三高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从事石油机械的研究、设计及管理工作。先后多次获得甘肃省、兰州市及兰石集团科 技进步奖项。在国家级刊物《石油矿场机械》 、《机械科学与技术》发表论文4篇。1998年至2004年,《双声式机械驱动石油钻机》、《钻机井架、底 座一体化结构》 《一套绳系连续起升钻机井架、底座一体化结构》、《垂直 自升、高度可调钻台与井架一体化结构》等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金瑞龙 生于1964年,桥寺乡尕金家村人,临夏金氏接骨第三代传人 之一。自幼随父金培良学医,得到独门接骨技法真传,多年勤劳敬业,实行全年无假日诊疗,诊治患者无数,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中医正骨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骨折部位结合X 光片,总结出一套灵活实用的手法复位法和独特的接骨包扎疗法,使金氏接骨技术跨上一个新台阶。在西北骨科领域享有很高声誉,被临夏州中医 院聘为名誉院长。在追求自身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很重视金氏接骨技艺的传承,其儿子、儿媳、女儿均毕业于医学类院校,经其精心传授,学业有 成,成为服务社会的专业人才。

王哈三  生于1977年,回族,韩集镇韩集村农民。1995年5月,在外 出打工时遭遇车祸,双脚截肢,装上义肢。2003年9月,在南京举办的第 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项目LC4 级比赛上,王哈三分别以1分53秒 48、10分38秒19、1小时01分19秒83的成绩勇夺男子1公里个人计时赛、5 公里个人计时赛、28公里个人赛3枚金牌,成为甘肃省代表队中夺得金牌 最多的运动员,也使甘肃省代表队首次参加自行车项目比赛实现金牌零的 突破。12月23日,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联授予"甘肃青年五四奖 章”。2005年6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举办的全国残疾人锦标赛上夺得5公里 计时赛、20公里个人计时赛2枚银牌。

杨维泽 生于1982年,尹集镇槐丰村人。1992年,从临夏县业余体校 选入临夏州体校。1995年,考入省体育运动学校。同年7月,在全省少年 田径赛上获1500米和四项素质第一名。同年,在全国少年田径赛上分别获 全能第四名、800米第五名、1500米第六名。1997年8月,在全国少年田径 赛中获800米、1500米、四项素质三项第一名。1999年5月,在全国少年田 径锦标赛上获1500米、3000米两项第一名。同年7月,在全国第七届大运会上获1500米第三名。9月,在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中获800米、1500米  两项第四名。2000年,在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中获800米、1500米、3000米、 4×400米接力等四项第一名,其中800米破州记录。2001年11月,在全国 第九届运动会中以3分41秒27的成绩获1500米长跑第一名,成为甘肃省在历届全运会上的第一枚田径金牌获得者,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团省委、省青联授予“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奖现金8万 元。2003年10月,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城运会上获5000米金牌、1500 米银牌。2005年5月,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