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家乡 知家乡 爱临夏”——马集学区开启研学之旅

来源:临夏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3-21 09:19
字号:

3月19日,满载400余名师生的9辆大客车跟着春风、迎着朝霞、带着欢乐,缓缓地分别驶出了临夏县马集学区中心小学、关门小学、阳台小学和新农小学的校门,踏上了该学区“三抓三促”系列活动之“游家乡 知家乡 爱临夏”研学旅程。

在驶往永靖黄河文化博物馆第一站的7号客车上,和记者同坐的是来自马集中心小学二年级2班的小卓明,他带着一点点腼腆语气,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当班主任老师前几天告诉他们在这个星期天要带他们去永靖县和临夏市参观黄河文化博物馆和州博物馆时,他和同学们高兴了好几天,天天扳着指头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就连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也专门给家里打来电话让他一定要参加,今天早上还是爷爷亲自送他到学校的,未了,他还调皮地问我,博物馆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会看到些什么呢?一脸的好奇、一脸的兴奋,一个个问号满满的洋溢在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脸上。

在上午第一站的永靖黄河文化博物馆和下午第二站的临夏州博物馆参观中,马集学区二至六年级的380多名学生在20多名随队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分批参观了两馆的所有展厅,虽然队伍庞大,可参观现场秩序井然。你看,在每一个展柜前,一双双眼睛一边仔细地扫描着每一件展品,一边认真地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高年级的学生还时不时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忙着记载讲解内容。

在参观过程中,对于第一次来黄河文化博物馆和临夏州博物馆的广大师生来说,是那么的新奇,那么的惊叹。面对如此之多的馆藏文物,如此丰富的家乡历史文化、如此清晰的临夏发展历史脉络,大家在每一处展柜前流连忘返,零距离感受着几万年前生活在临夏这块热土上先辈们的气息,感受着先辈们的智慧和伟大,每一张面孔上流露出来的全是一种作为临夏儿女的自信和自豪。虽然这些文物和历史在参观的低年级的学生眼中,显得那么的朦胧和深奥,可从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的好奇、那么的兴奋的眼神中,可以看出爱临夏的这颗种子已落在了他们童真的心田上。

马集中心小学三年级2班班主任陶婷婷老师告诉记者:“通过这次研学活动,不但使她和她的学生第一次走进了家门前的博物馆,零距离感受了祖先们的智慧和伟大,真正体验到了家乡的文化内涵和灿烂历史,对开阔师生视野、丰富历史知识、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培育爱党、爱国、爱家乡的这颗种子开花结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沃土。”

在黄河文化博物馆彩陶展柜前,一名随队的女老师正兴致勃勃地给身边的几位六年级的女生讲述着彩陶王的来历和发现经过,一名女生无比惊奇地感叹道:“啊,这个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稀世珍宝彩陶王,原来是我们临夏人的祖先留下来的,也是我们临夏人自己发现上交国家的啊”。此时在这几位师生的脸上流露出来的全是作为临夏儿女的无上自豪和对家乡的无比骄傲。

用马集学区马志魁校长的话说,这次他们马集学区先期组织四所学校部分师生开展的主题研学活动,是学区结合“三抓三促” 行动,进一步拓宽学校思政教育渠道,加强师生德育教育和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感教育、升级校园教育版本、全面开启文化育人模式,采取的一次有益探索,不但开阔了师生视野、了解了灿烂的临夏文化历史,加深了对“十有临夏”的理解,从实际行动上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了学区“三抓三促”行动的有效落实,收到了沃土育人花更灿的研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