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汇聚·光耀河州丨史前文化临夏论坛主要学术成果(一)
(一)临夏地区是我国史前文化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开展考古发掘最早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地区。
王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院历史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临夏从史前时期开始,就是文化和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出土了较早时期的彩陶和最早的铜器,是齐家文化的命名地,也是马家窑文化重要的分布区,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闫亚林: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
“河州是丝路重镇、临夏是中国考古学的热土,齐家坪、半山等遗址的考古工作与仰韶村、西阴村、城子崖等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共同证实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真实存在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陈国科: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临夏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临夏地区在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仝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这次论坛研讨的重点是史前时期临夏的文化面貌,还有东西方文化交往中临夏扮演的角色。不断有研究表明,马家窑文化的溯源地和核心实际上在临夏区域内,从青藏高原北部追溯史前文化脉络,临夏是最值得关注的史前文化摇篮”。
陈苇: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临夏区域的史前文化很厚重,而且演变传承序列也很完善,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半山、马厂、辛店、寺洼等,具有整体性。从考古工作方面来说,临夏包括洮河流域就是因为有安特生最早来做考古工作,有了马家窑文化和齐家坪遗址,它代表了从中国考古学发端以来,临夏地区也已经开始了考古”。
陈望衡: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临夏是中国开展彩陶文化考古最早、发掘最多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地区,著名考古学家安特生、夏鼐、裴文中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考古的足迹
以上研究和观点表明,临夏地区是史前文化的聚集地,临夏有星罗棋布、探源文明的史前遗迹,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临夏境内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史前文化遗址525处,其中马家窑文化遗址313处、齐家文化遗址373处、辛店文化遗址62处、寺洼文化遗址7处。临夏也是我国开展考古发掘最早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地区,自中国考古学发端以来,临夏地区就已经开始了考古工作,著名考古学家安特生、夏鼐、裴文中、安志敏、谢端琚等都在临夏进行过考古调查和发掘,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半山类型及齐家文化等七种文化类型都因在临夏地区首次发现而命名,这些史前文化遗址填补了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的空缺,奠定了临夏在华夏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