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持续深化“三水统筹” 牢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临夏生态环境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09-18 21:22
临夏州地处黄河上游,境内河长124公里,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承担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重任。近年来,临夏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着力构建全州“一干一库两区三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巩固提升全州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强化责任落实,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全面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加强顶层设计,印发实施《临夏州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临夏州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工作要点》《临夏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指导性文件,全面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锚定目标发力,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围绕“十四五”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不断加强水功能区和流域控制单元精细化管控,地表水控制断面水质进一步提升,黄河扶和桥断面水质从Ⅱ类提升为Ⅰ类,大夏河折桥断面水质从Ⅲ类提升为Ⅱ类,洮河洮园桥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Ⅱ类。1-8月份,全州12个地表水控制断面(5个国控、7个省控)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劣V类水体比例为0%,3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临夏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加强水源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分报批、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工作。实施保护刘家峡水源地环境应急工程、临夏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改工程、兰州市刘家峡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等水源地保护项目,加强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永靖县刘家峡水源保护区调整和广两县城乡水源地区划已上报省上审查待批复,已完成县级及以上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正在开展乡镇级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补齐短板弱项,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紧盯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薄弱领域,加强全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8县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5个省列园区、10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临夏市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全面建成运行,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持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成和政县、东乡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正在实施临夏市、临夏县、广河县、永靖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和康乐县城北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永靖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正在调试。2020年以来,全州建成污水管网347.08公里,临夏市污水收集率达到95.01%,各县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21%,全州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3.15万吨,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持续提升。坚持项目引领,着力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核心目标,以西南部太子山沿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县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河湖缓冲带建设等项目,着力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2022年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3387亿元,2023年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8799万元,正在实施牛津河临夏县段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兰州市刘家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东乡段)一期保护工程规范化建设项目等10个项目。湟水河永靖段河流缓冲带生态修复、广河县广通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二期)、黄河流域积石山县刘安河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政县牙塘河(石咀村-水泥厂)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临夏县漠泥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14个项目已列入2023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概算总投资4.43亿元。注重因口施策,全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的整治原则,实行清单式推进、销号式管理,对所有排污口挂图作战,采取县级自验、州直行业部门核查验收、生态环境部门审核销号的方式,依法依规对入河排污口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逐步形成需要保留的入河排污口清单,全力推动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国家试点交办的874个排口,已完成872个排口整治,设置排口标志牌260个。健全工作机制,推动跨界水体联防联控。临夏州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与青海省海东市相关部门签订《跨流域水污染事件处置与应急联动协议》《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积石山县生态环境局与循化县生态环境局签订了《跨流域水污染事件处置与应急联动协议》,健全了黄河流域(海东-临夏段)水质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交换监测信息,实现了数据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监测数据资源,加强数据共享和应用,开展跨界断面水质异常波动联合监测,共同会商研判,及时预警预防,保障黄河干流水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