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临夏县委办公室临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临夏县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5-23 03:57
字号:


 

 

 

 

 

 

县委办发〔2022〕36号

 

中共临夏县委办公室

临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  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委办、县直及省州驻县各单位

《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临夏县委办公室

                    临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411


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与人才强县战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一、发展基础和形势挑战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县教育工作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教育扶贫核心任务,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县域教育水平呈现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70.9%提高到95.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0.1%提高到9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57.1%提高到78.8%,主要发展指标接近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投入6.31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教育项目308个,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教育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7574.39万元,购置安装各类教学设备7.2万件(套),全县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班班通”接通率100%。

师资水平明显提升。招录招聘教师881名,完成中、高级教师职务评聘1258名,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4.19万人(次),调整交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157名,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综合能力素养。

教育脱贫成效显著。坚决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0.89亿元,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教育脱贫攻坚顺利收官。

(二)形势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教育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更为重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县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弱、城镇挤”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学校布局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滞后,教育质量徘徊不前。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补齐短板,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为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质量为重。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切实改革评价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坚持促进公平。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统筹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接受优质教育。

坚持统筹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规模、结构、功能协调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统筹谋划学校发展,坚持学校硬件建设与内涵提升并重,有效提升教育整体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县情实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难题和短板,充分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三)发展思路

以县城为主体打造教育园区带动北塬片区、西南片区(一体两翼)均衡布局,抓学校规范管理、抓教师队伍建设、抓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抓一提高),促进教育公平,夯实教育优质均衡基础,推动全县教育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基本普及15年免费教育,教育布局合理,体制健全,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升,迈入全州教育强县的行列。

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省州级示范性高中取得明显进展,职业教育“一县一校一中心”格局初步形成,建设开放学院,实现全民终身学习,建成特殊教育学校并实现招生,各阶段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

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优化学校布局,大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城乡和校际办学差距显著缩小,形成城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

教育公平取得主要进展。县域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完善,三类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孩子能够公平接受优质教育。

师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实现均衡配置,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教育信息化实现全覆盖。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理念、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革新,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实现全覆盖。

现代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法治体系更加健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专栏一 :2025年临夏县教育发展重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1年

2025年

州级指标

1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96.1

98

98

2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7.6

98

98

3

省州优质园比例(%)

10.2

20

20

4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79.1

90

90

5

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人)

1634

1800

2000

6

达省级示范性、特色普通高中比例(%)

0

30

20

7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2

11.5

9.5

8

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

15.2

16

16

9

两个只增不减额度(亿元)

6.7

7.54

60

10

学生、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94.5

96

95

11

普通话普及率(%)

82

85

82

四、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在质量、精细、特色、创新发展上下大功夫,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以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和资源均衡配置为抓手,强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狠抓学校规范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协调发展,开创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内涵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办学品位,为全面振兴临夏县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统筹开展“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齐开好思想政治课,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完善学校党建带团建、带队建机制,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发挥好团队的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广泛开展思政课研修活动,将中小学思政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2.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彰显县域文化,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三风一训”和校旗、校徽、校歌等文化标识,创建一批“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和“乡村温馨校园”,带动全县学校文化建设上台阶、创特色。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书香校园、特色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生态校园”创建目标,依托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砖木雕非遗文化等红色文化,开展各类文明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到2025年力争创建1至3所省级、国家级文明校园。

3.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落实国家和省州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相关要求,完善各方齐抓共管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工作体系,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齐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思政教育、学科教育、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对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进行动态管理、跟踪管理、链条管理。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学校心理危机识别、预警、干预与转介制度,不断拓宽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渠道,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实施“五大行动”(德育铸魂行动、智育提质行动、体育健身行动、美育熏陶行动、劳动提能行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融于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各方面,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州志县志教育、养成教育贯穿始终,深化德育活动课程化研究,抓好传统美德教育、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构建协同育人局面。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普遍建立家委会、家长学校、家校共育小组,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探索家庭教育新方式,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等各种活动,促进家校互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统筹发挥校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的育人功能,支持学校自主开展研学旅行、夏令营活动,鼓励中小学社会实践、特长培养、研学旅行等方面与社会力量开展合作,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衔接的协同育人格局。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1.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推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一体化发展,努力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比例,鼓励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构建以公益性、普惠性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加强幼儿园管理,加大业务指导与监管力度,对评估或年检不达标的民办幼儿园降低等次或取消办园资格。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深化幼小衔接;把好幼儿教师入口关,采取“同工同酬”、专业教师调剂等措施补充专业教师,逐步转岗非专业教师,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有效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积极创建示范性幼儿园,28所公办独立幼儿园建成州级标准化幼儿园,力争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省级一类幼儿园4所。开展优质园与薄弱园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县城优质园和乡镇中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缩小县、乡(镇)、村之间办园差距,提高全县幼儿教育整体水平。

专栏二:幼儿园建设

1.投资5136.87万元,新建临夏县北塬镇崔家村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增加学位990 个;

2.投资54万元,新建新集中心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旱厕;

3.投资980万元,改扩建临夏县红台乡王堡村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增加学位90 个。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为抓手,扩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师资均衡配置,显著缩小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水平差异。全面巩固“控辍保学”成果,严防失辍学现象反弹,实现常态化清零。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积极探索开发拓展性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优化课程管理,尊重学情差异,转变学与教方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强化全县中小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结合监测平台相关数据,突出问题导向,加强监管监督,确保“五项管理”政策落地见效。稳步推进“双减”工作,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规范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落实好课后服务,使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托辅机构等检查和处置力度,坚决杜绝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专栏三:义务教育阶段建设

1.投资77140.18 万元,新建临夏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等7所中学,增加学位6255个;

2.投资37473.57万元,改扩建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新集校区等6所中学,增加学位2400个;

3.投资9025.01 万元,新建临夏县漓水小学等2所小学,增加学位2805 个;

4.投资10580万元,改扩建临夏县北塬镇娄高祁小学等47 所小学平房校舍,增加学位1373个;

5.投资1300万元,为莲花镇中心小学等47所学校新建旱厕;

6.投资11997.9 万元,新建临夏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3.普通高中教育特色提质发展。进一步优化高中教育布局结构,实施高中发展提升计划,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稳妥做好高考综合改革,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配齐配好高中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师资力量,确保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全面推进教学组织形式变革,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加强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着力提升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学生上本科院校。鼓励创办特色高中,支持田家炳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临夏县中学创建州级示范性高中。

专栏四:普通高中建设

1.投资48564.45 万元,新建临夏县漓水中学,增加学位3000 个;

2.投资14436.77万元,改扩建临夏县中学综合楼、宿舍楼及实验楼建设,临夏县田家炳中学教学楼及综合楼建设,增加学位1820 个;

 

4.职业教育突破扩容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县一校一中心”格局,新建集教学、实训、住宿为一体的县职业技术学校,将临夏烹饪技术培训中心建设升级为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实行职业教育“两手抓”,坚持学历长教育和技能短培训并举并重,县职校主抓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县职教中心主抓短期职业技能就业培训。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根据市场需求新增设酒店管理、保育员专业,社区管理、乡村老年服务专业,电梯安装与维护、乡村旅游专业,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推动职业教育多元发展,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大联合办学力度,加强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和省内外职业学校合作,主动推荐输送更多初中毕业生去省内外优质职校学校接受高端职业教育。

专栏五:职业技术学校建设

投资27652.53 万元,新建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增加学位1900个,总建筑面积49290.00平方米。

5.特殊教育融合全纳发展。建成临夏县特殊教育学校,并实现招生。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创新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模式,健全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提高吸纳能力,应纳尽纳,确保每一个残疾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帮助残疾学生掌握生活生产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完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健全送教上门机制,提高送教上门质量,保障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

6.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活动,向广大师生全面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结合县域文化发展特点,进一步补齐民族团结教育发展短板,实现各民族教育同步发展。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独特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童语同音”计划,开展好推普周活动,创建一批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全县普通话普及率达到全州平均水平。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先锋示范岗”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完善新教师入职宣誓、在职教师集中重温誓词,细化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实行师德“公开承诺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榜样引领,把师德师风作为表彰奖励的首要条件,通过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模范教师、身边教师先进事迹,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2.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面向全体教师,聚焦专业发展,注重“研培一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途径,扎实开展以教育教学、课堂管理、新高考改革、薄弱学科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根据学生人数增长幅度,分年度有计划地通过特岗、事业单位招录、人才引进、同工同酬等途径补充教师1364名。通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项目,计划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少于10名,补充到2所高中和县职校,为我县高中阶段教育提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按生师比、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师编制,逐步解决编制不足问题。全县教师实行岗位聘任制,进行聘期考核,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转岗就业,逐步建立起人员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待遇能升能降的职称评聘体系,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

3.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教师管理考评工作,制定《临夏县中小学(幼儿园)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量化考核教师工作业绩,注重过程性评价,并加大奖励力度,不断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县级财政每年列支550万元,用于绩效资金,按学段量化考核落实。

4.弘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全面加强校长、教师专业化培养,以队伍建设“金字塔”工程为统领,开展“名校长、名师论坛”、“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采取名师引领、技能竞赛、成果展示、业绩评比等措施,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开展“青蓝工程”“大拜师”等活动,让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师徒帮扶,一帮一、一引多、手拉手,专业互助、共同成长,促使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施引领带动,有计划组织富有经验的名校长通过“引子式、嵌入式”引领培养一批年轻中层干部,确保学校领导班子合理流动补充,新老接替有序对接。

5.规范稳妥推进教师合理流动。进一步规范教师调动,对教师自愿申请到西南片学校任教,县上统筹调整,根据学校需求和个人意愿安排到相应学校任教。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解决音体美教师缺口问题。依据教师专业学科、年龄结构,根据学校用人实际需求,统筹充实教师数量,每年在校际间适当进行微调,集中利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县教师队伍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更趋合理。

6.加强校园长队伍建设。制定《临夏县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党组织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交流轮岗制度,不断调整优化,配强学校校长及班子和中层干部。选定2至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依托东西协作派驻名校名师担任校长自主管理,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带动提升全县校长管理能力。对理念陈旧、缺乏干劲、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的校长进行转岗,选拔有能力、敢担当、出成绩、年轻有为的教育管理能手担任校长。通过“东西协作”结对帮扶学校跟岗学习、名校挂职锻炼、线上线下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崇高教育理想与追求、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校长队伍,切实提高全县校长队伍能力素质。

专栏六:2025年临夏县专任教师队伍学历指标

序号

指   标

2021年

2025年

州级指标

1

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

90.2

98

98

2

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

67.9

70

70

3

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

87.6

90

90

4

普通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

96.6

97

95

5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

32

45

45

6

省州县(市)教师名优特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

8.4

15

15

(四)稳步推进督导教研工作

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督导体系。强化督学责任区工作机制,加大学校督导工作力度,做好学校专项督导、督导随访等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深化教研工作改革,健全教研机构,形成以县教育局为主导、教研室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的教研工作新格局。加强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创新教研工作理念,组织教研员下沉一线上示范课、研讨课,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形成教研团队引领下的教育教学支撑体系,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

(五)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发展、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及进城、流动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设置学校布局,依托各类教育项目,统筹安排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加快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大投入办好县城教育,在县城新区建设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校为一体的漓水教育园区,有效解决县城就学压力。“十四五”期间,规划共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31个,总投资24.43亿元,总建筑面积46.59万平方米。

专栏七:教育建设项目投入统计表时间项目合计数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合计131465923.97244341.282021年217851.88078.232022年53299952.17158792.352023年6610560053986.72024年924710130802025年11781010404

 

(六)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省州县级智慧教育云平台、“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标杆校等重点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逐步建立健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机制,实现网络资源和平台使用效益最大化。持续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以“三全两高一大”为发展目标,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广泛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和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努力形成“智能+”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围绕教育信息化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城乡一体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信息化水平,力争每个孩子公平享有优质、先进、高效的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专业人员指导能力培训和教师大数据应用能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培训,促使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不断革新。

专栏八:教育设施设备配套建设

总投资2.79亿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

1.高中阶段投资3302.65万元为临夏县田家炳中学等3所学校购置生活设施1677台件套、图书44600册、课桌凳4155单人套、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631台件套;

2.中职阶段投资4219万元为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购置生活设施2066台件套、图书80000册、课桌凳1900单人套、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544台件套;

3.初中阶段投资12248.95万元为临夏县漫路初级中学等9所学校购置生活设施6507台件套、图书318500册、课桌凳8335单人套、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1478台件套;

4.小学阶段投资3669.16万元为临夏县漓水小学等16所学校购置生活设施1745台件套、图书80000册、课桌凳3372单人套、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568台件套;

5.幼儿园阶段投资570万元为临夏县漓水幼儿园等15所幼儿园购置保教设备57套;

6.投资3909万元为临夏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购置实践基地设备200台件套;

 

(七)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加强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评价,加大“去小学化”倾向的评价比重。义务教育学校突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加大减轻学业负担方面的评价比重。普通高中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评价内容。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把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成才观作为学生评价的基本标准,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八)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扶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培优提质,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办学差距,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合理布局农村幼儿园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资源供给,提高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持续优化乡村中小学布局,新建和改建扩建一批乡村学校,持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建立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拓宽补充渠道,补足配齐紧缺教师,通过特岗、事业单位考录等途径,招录一批全科教师补充到小规模学校,保证各学科教学正常开展,建立优秀校长和教师向乡村合理流动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落实好乡村教师差异化补助,在职称评聘、职务晋级、评优选先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乡村教师,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确保全县教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团结带领教职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保障经费投入。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全面落实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确保“两个只增不减”(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牢固树立勤俭办教育的思想,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切实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禁挪用、截留、挤占教育专项经费。

(三)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形成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治校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以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学校章程为统领,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为多翼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全力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四)加强社会监督。加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力度,多渠道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学生等社会各界的呼声和要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接受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评议。面向社会聘请“五项”管理、“双减”、课后服务等工作社会监督员,及时帮助监督并反馈贯彻落实情况,促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学校党务、政务、财务等重大事项,接受广大教职工、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五)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多形式、多渠道展示教育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凝聚助推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形成全社会更加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新局面。各乡镇、相关部门聚焦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完善推进措施,形成更为具体的落实方案,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六)确保学校安全稳定。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守好安全底线,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安全管理,落实行业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安心、祥和的学习工作环境。

 

附: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为全面实施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促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推进临夏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马占彪     县委副书记

副组长:拜文玲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马文俊     县委编办主任

        卡小军     县发改局局长           

李铁军     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县职校校长

    马晓英     县科技局局长

    马建军     县民政局局长

    张生强     县财政局局长

    李华俊     县人社局局长  

    邓  飞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闫学来     生态环境局临夏县分局局长  

    王孝忠     县住建局局长

    妥学良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李  华     县文旅局局长

    马光明     县卫健局局长  

    司马明     县审计局局长

    马福德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焦世平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宋永忠     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马才林     县公安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部署、协调、指导、推进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决定相关重大事项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李铁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潘兴博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县教育局负责规划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实施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落地落实。

 

 

 

 

 

 

 

 

 

 

 

                                                                                               

中共临夏县委办公室                                                                            2022年4月11日印    




       文件下载:中共临夏县委办公室临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pdf

       政策解读:关于对《临夏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