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风采】唐小贵:一寸丹心立杏坛 三尺讲台写华章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作为2023年度临夏州“优秀校长”,临夏县新集中心小学校长唐小贵,她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推动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与爱戴。
走进新集中心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校园内植被葱郁,充满生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唐小贵,她正在和值周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校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唐小贵始终认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2020年10月她从一所优质学校被交流轮岗到新集小学,她坚守教育初心,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优化提高办学质量为导向,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有温度的教育。短短三年,她带领老师们改善学习方式和办公条件,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有利资源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为新集中心小学这所近90年的老学校创作带有临夏“花儿”元素的校歌,为百年老校注入活力,使沧桑老校焕发新的生机。
唐小贵把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为此,积极营造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为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利用集体智慧,让学校的每一处墙壁说话,让每一个功能室各具特色,让每一个教室同种求异,一株花、一条路、一面墙充分发挥其功效,制作励志、勤学、感恩、珍爱生命等主题文化墙版面,布置师生作品展示阵地。处处渗透着“润物细无声,无处不育花”的品格教育,形成既有个性,又有特色,更有品位,富有亮点的一道风景线、德育墙、行为养成教育点。同时以举办各种活动为支撑,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充分利用主题活动,组织手抄报制作、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之心,鼓励他们身体力行温暖父母与家庭、温暖校园与社会,做有“温度”的学生。
临夏县新集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 王美君:“成长在新集中心小学,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们有一位和蔼可亲和慈祥的好校长—唐校长。她时常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用知识填充自己的头脑,同时还鼓励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全体学生都很敬佩她。”
校长是学校的领路人,校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们。因此,她时刻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千方百计做班子成员的协调配合工作,使班子内部形成了“工作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顾大局,识大体”的工作氛围。始终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的理念,激励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鼓励教师用心用情培养学生,使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深受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开展各种展赛评活动。同时,重视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指导,使新入职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学校正常教育教学轨道上来。近年来,不少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学科业务骨干,有数名教师在全县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也有数名教师在全县质量检测评估中获得质量奖,形成了乐教、敬业、奉献、和谐的教师文化。
临夏县新集中心小学副校长 陶文燕:“在我们老师眼中,唐校长具有很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她个人素质高,热爱学习,为我们年轻老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平时唐校长为人随和,关心同志,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近几年,我校在唐校长的带领下,各项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相信在唐校长的领导下,我们新集学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27年的教学生涯,她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挥洒汗水,以自己的行动出色地履行教师的职责,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学生、家长、老师、领导的信任和肯定。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春蕾园丁”“甘肃省十佳春蕾园丁”“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临夏州“中国好老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临夏县“巾帼建功标兵”“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校长”。曾担任政协临夏县第十五届委员,现为临夏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情系教育热土,终身奉献无悔,立足教育潮头,实践人生梦想。唐小贵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她真诚地付出,收获的是满园的芬芳。未来,她将一如既往,勤勉耕耘,向着教育的“诗和远方”。
临夏县新集中心小学校长 唐小贵:“岁月匆匆,花开花落,转瞬间,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27年。27年的教育生涯,不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不论是在教师岗位还是在校长岗位,是责任心驱使我一直尽心尽力、用心用情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是个良心活,更是一个慢艺术,对孩子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赞美、多一份微笑、多一份耐心,才能看到他们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校长,我会始终坚持眼里有学生、胸中有情怀,努力办有温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