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传情暖人心,干群携手迎端午” 河西乡开展端午节慰问活动
“粽香传情暖人心,干群携手迎端午”
河西乡开展端午节慰问活动
根据临县党建领办发关于转发《临夏州“我们的家园·一家亲”党建引领“五心”活动实施方案》《临夏州“小板凳”服务联心工作法》的通知、临夏县民政局关于做好 2025年端午节和儿童节期间结对关爱有关工作的提醒函文件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对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河西乡组织乡村干部开展了一场温馨而有意义的端午节慰问活动,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温暖。


活动筹备阶段,乡村干部们早早地来到活动场地,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粽叶、红枣、红绳等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捋粽叶、填糯米、扎绳结,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烈而融洽。与此同时,编红绳的环节也在火热进行中。五彩斑斓的红绳在乡村干部门手中编制,变成了一个个精致漂亮的手绳,大家一边编着红绳,一边交流着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得到传承。

活动中,乡村干部到困难群众和独居老人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询问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健康,有困难及时向村里反映,随后,干部们将包好的粽子和编好的红绳送到他们手中,送上节日的祝福,祝愿他们端午安康,除了传统习俗活动,干部们还主动拿起扫帚、抹布,帮助打扫房屋。大家仔细清扫庭院落叶,擦拭门窗桌椅,整理杂物,让老人和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此次活动,不仅让独居老人、困难群众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和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也增进了乡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的传统美德。下一步,河西乡将继续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组织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为民服务中焕发新活力,让温暖关怀在乡村不断传递。
“粽香传情暖人心,干群携手迎端午” 河西乡开展端午节慰问活动
“粽香传情暖人心,干群携手迎端午”
河西乡开展端午节慰问活动
根据临县党建领办发关于转发《临夏州“我们的家园·一家亲”党建引领“五心”活动实施方案》《临夏州“小板凳”服务联心工作法》的通知、临夏县民政局关于做好 2025年端午节和儿童节期间结对关爱有关工作的提醒函文件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对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河西乡组织乡村干部开展了一场温馨而有意义的端午节慰问活动,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温暖。


活动筹备阶段,乡村干部们早早地来到活动场地,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粽叶、红枣、红绳等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捋粽叶、填糯米、扎绳结,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烈而融洽。与此同时,编红绳的环节也在火热进行中。五彩斑斓的红绳在乡村干部门手中编制,变成了一个个精致漂亮的手绳,大家一边编着红绳,一边交流着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得到传承。

活动中,乡村干部到困难群众和独居老人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询问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健康,有困难及时向村里反映,随后,干部们将包好的粽子和编好的红绳送到他们手中,送上节日的祝福,祝愿他们端午安康,除了传统习俗活动,干部们还主动拿起扫帚、抹布,帮助打扫房屋。大家仔细清扫庭院落叶,擦拭门窗桌椅,整理杂物,让老人和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此次活动,不仅让独居老人、困难群众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和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也增进了乡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的传统美德。下一步,河西乡将继续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组织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为民服务中焕发新活力,让温暖关怀在乡村不断传递。
应急演练筑防线,汛期安全有保障——河西乡开展防汛抗洪和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筑防线,汛期安全有保障
——河西乡开展防汛抗洪和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为全面提升河西乡防汛抗洪及地质灾害避险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应急事件时各项救灾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最大限度减轻突发事件损失,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月19日,河西乡组织开展了2025年防汛抗洪和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活动。县应急管理局救援中心主任王林章一行到现场指导,全体乡村干部参加。
演练前,县应急管理局业务股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从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安全生产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做了培训,并围绕河西乡风险隐患点做了具体工作指导。



下午,县应急管理局救援中心主任王林章一行参与指导了我乡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模拟常家村受到强降雨影响,山体存在滑坡隐患,严重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乡应急指挥部接到村干部报警,乡上立即启动山洪灾害突发应急预案,及时开展各项救援工作。应急演练共设置综合协调组、信息调查与预警组、人员疏散和抢险组、交通治安组、抢险物资运输组、医疗卫生组、转移安置组七个组。此次演练中,各工作组在乡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及时将受灾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临时安置点,伤员得到有效救治,信息报告顺畅,险情逐步得以排除,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演练达到预期效果。
演练结束后,王主任带队深入辖区内汇通木业、河西中学、加气站等重点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检查,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立即督促整改到位。

乡主要负责人赵云同志强调,此次应急演练准备充分,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参演人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过应急演练,对于险情的处理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应急救援工作各个环节得到磨合,防汛抢险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希望大家要通过此次演练活动查缺补漏、总结提高,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机制。
下一步,我乡将深刻总结演练实战经验,绷紧防范风险隐患这根弦,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加强值班值守,全力以赴落实好防汛各项措施,为全乡安全度汛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河西乡开展“五一”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河西乡开展“五一”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防汛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五一”假期安全生产工作,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连日来,河西乡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联合派出所对辖区内的企业、宗教场所、临街商铺、餐饮门店等重点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隐患,拧紧节前生产“安全阀”。



重点围绕辖区内加气站、汇通木业、宗教场所、临街商铺、餐饮门店等重点场所,对其消防设施配备情况、食品药品保质期、用电用火是否安全规范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现场交办,要求限期整改,并督促相关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筑牢底线思维,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同时,乡党委安排各村对辖区内临街商铺、个体经营户、宗教场所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现场反馈,提出整改要求,限定整改时限。向经营户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严格落实食品风险防范措施,切实筑牢辖区内安全防线。


下一步,河西乡将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预防行动,加强“五一”假期间值班值守,切实把安全责任和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保障节假日期间安全形势稳定。
河西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种花植绿行动
河西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种花植绿行动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乡环境卫生治理成效,打造生态良好、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连日来,按照乡党委乡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各村积极行动,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种花植绿行动。
各村立足村情实际,聚焦环湖路沿线、村社主干道、河道沟渠、田间地头乱堆乱放的玉米秸秆、枯枝败叶、坟头塑料花以及房前屋后各类生活垃圾,集中力量展开了全面、彻底地清理。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及群众在环湖路沿线及各村主干道两侧开展种花植绿活动,以绿亮彩,用花增效,持续推进环境整治“提质”又“增颜”。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以美化环境、提升乡村颜值为目标,聚焦重点区域和死角盲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绿化美化行动相结合,压紧靠实责任,持续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全力推动全乡人居环境面貌再上“新台阶”。
河西乡开展清明节前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
筑牢防火屏障,守护绿色家园
——河西乡开展清明节前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
为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防线。4月3日上午,河西乡在塔张村组织辖区干部群众、护林员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以实战演练锤炼应急能力,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此次演练重点以塔张村上坟期间突发火情为背景,接到火情报告后,河西乡迅速启动森林火灾应急响应,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立即集合并携带灭火工具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灭火行动,各小组在演练期间听从指挥、行动迅捷、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利用灭火拖把、铁锹等工具扑打火源,阻止火势蔓延,快速、有序、安全地模拟森林火灾现场得以迅速控制并成功扑灭。
此次防灭火应急演练进一步强化了参训人员的扑火技能,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为今后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等突发事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河西乡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压紧压实森林防灭火责任,加强清明节前文明祭祀宣传,加大巡查力度,筑牢森林防火安全防线,全力保障清明节期间森林资源安全和社会稳定。
河西乡开展库区流域环境卫生整治
河西乡开展库区流域环境卫生整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河道管护,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保障河道畅通,确保河道环境整洁,,河西乡组织村社干部对刘家峡库区流域及大夏河河道卫生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清理。
清理行动中,重点对河道内及沿岸的塑料制品、生活垃圾、枯枝杂草等进行集中清理,确保整治全覆盖、无死角。
下一步,我乡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定期开展河道清理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河道保护,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